上海申按醫療器械廠發現近年來,我國通報了剖腹產切口感染事件、新生兒感染死亡事件、眼球感染事件、血液透析引發的丙型肝炎感染事件、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事件,這些事件都讓人們明白了跟消毒滅菌不嚴有密切關系,也讓大家明白,本文上海申安醫療器械廠就規范壓力蒸汽滅菌的效果監測進行淺談。方便臨床醫護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更好地應用和落實。
1規范壓力蒸汽滅菌的效果監測
① 物理監測:應記錄儀表讀數或打印物理參數數據,至少包括滅菌階段的溫度范圍、滅菌時間和壓力范圍等參數,不能只記錄如“121℃、20min”。在每年進行滅菌程序溫度、壓力和時間的檢測時,要注意滅菌器的儀表,控制器傳感器(探頭)、記錄系統傳感器(探頭)和溫度檢測儀會因放置位置不同導致參數差異;建議同時對醫院首次使用的超大超重包、外來醫療器械和植入物、硬質容器的滅菌參數和有效性進行測試,并進行濕包檢查。
② 化學監測:小于60L的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一般不需要進行BD測試。 WS310.3要求“高度危險性物品包內應放置包內化學指示物”,不需要在滅菌包內同時放四類包內卡和五類爬行卡;只有涉及外來醫療器械和植入物需提前放行時才放置五類爬行卡。因對溫度和時間的檢測精度相對較高,建議使用能指示滅菌周期的六類化學指示物監測延長滅菌時間的特定滅菌程序(如134℃、18min)。
③ 生物監測:在對小型壓力蒸汽滅菌器進行生物監測時,生物指示劑的監測包裝應與滅菌周期(B/N/S型)的要求和滅菌物品的包裝一致。對大型壓力蒸汽滅菌器生物監測方法,
2清潔工具的清潔與消毒
1 規范衛生處置間設置 目前大多數醫院的污物處置間都存在交叉污染,部分新建醫院已在重癥監護病房、新生兒室、手術室等重點部門配置病區清洗消毒機和織物清洗消毒機,對布巾、地巾以及便盆等進行清洗消毒。
2 清潔與消毒方法 國內大多數醫療機構把使用后的布巾、地巾等清潔工具直接在水桶/池中進行現場清洗,或采用化學消毒劑浸泡。這樣處置的消毒質量難以控制,同時清潔工具也難以晾干,造成工具上細菌繁殖繼而成為多重耐藥菌傳播的潛在媒介。WS/T512標準推薦采用物理方法來處理復用的清潔工具,即采用機械清洗、熱力消毒(A0值600)、機械干燥、裝箱保存,提高清潔工具復用的有效性。國內也有醫院設置全院性布巾、地巾清洗消毒中心統一供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