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軟化點測試的試驗條件影響分析壓力蒸汽滅菌是醫院迄今應用最經濟、最環保、最安全、最基本的滅菌方法,是耐濕、耐熱手術器械消毒、滅菌的首選。保證壓力蒸汽滅菌質量對降低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至關重要,而有效的滅菌效果監測是保障滅菌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收集了多種壓力蒸汽滅菌器生物監測異常情況,并分析其主要影響因素,現報告如下。
1不明確因素63例生物監測陽性中,不明確因素14例。可能相關因素如下:
(1)消毒員不規范裝載。當滅菌器滿負荷裝載,包與包之間無間隙或間隙較小時,影響蒸汽穿透和冷空氣排出。因此管理者需定時或不定時對滅菌裝載過程進行督查,必要時增加滅菌器。
(2)生物指示劑滅菌前已失效。生物指示劑滅菌前細菌已繁殖,顏色由紫變黃,即使通過滅菌處理芽孢已被滅活,改變的黃色也不能恢復到紫色,增大了假陽性存在的可能。因此在使用生物指示劑前,操作人員必須對其顏色進行查對,確保生物指示劑滅菌前有效。
(3)自制監測包不規范。自制監測包大小無法達到規范要求,而且包布使用后不能及時清洗,未清洗經反復滅菌后的包布將影響蒸汽的穿透。建議生物監測采用一次性監測包。
(4)假陽性,見于快速生物指示劑。快速培養結果是陽性并不能說明滅菌失敗,快速培養3h的假陽性率較高,需要繼續培養至48h,依據pH顏色結果進行最終判定。
(5)生物指示劑含菌量超標。指示菌抗力太強時,正常滅菌程序不能殺滅芽孢。此時應聯系生物指示劑供應商,將結果反饋到公司。
2 結語
導致壓力蒸汽滅菌生物監測異常的主要原因可歸納為設備因素、人員因素、材料因素,因此管理者應從以下 3 個方面進行環節質量控制:
(1)設備因素:應定期對滅菌器和閱讀器進行深度檢測保養,及時更換易損配件;建議取消濕性培養箱。
(2)人員因素:操作人員應避免將快速生物指示劑與化學指示劑或膠帶一起放置;規范裝載;接觸快速生物指示劑前避免接觸熒光標記殘留物或洗手;生物指示劑培養前進行顏色查對;指示菌管培養前需壓碎,并充分振搖,插入閱讀孔時應到位。
(3)材料因素:應采用一次性監測包。只有針對生物監測過程建立規范化的操作常規,才有利于控制滅菌監測過程中的不規范操作及隱患因素,從而保障壓力蒸汽滅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