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毒供應中心對醫院診療手術器械的集中管理,精密手術器械管理成為消毒供應中心重要任務之一,精密器械應進行保護處理。在實際工作中,許多手術室不放心把精密器械移交消毒供應中心處理,或精密器械管理中存在較多糾紛和問題。本研究上海申安醫療器械廠通過調查廣東省不同層級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精密手術器械管理中的現存問題,分析原因提出改進建議和方法。
1 精密手術器械管理現存問題分析應用
1.1 精密器械管理制度
消毒供應中心應與手術室及器械采購部門等協同 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建立規范的精密器械采購流程, 采購前應咨詢消毒供應中心意見,確定是否有處理精 密器械的設備設施等條件;同時督促器械商同步配備 專用保護筐。有研究表明,使用保護性裝載筐或容器,能明顯降低精密貴重器械損壞率。規范的器械說明書包含精密器械的處理,精密器械首次處理前,廠商應提供說明書,并提供必要的培訓。另有研究證明,分層培訓對崗位員工處理精密特殊器械的理論知和技能有明顯提高。消毒供應中心應對崗位員工分層使用,充分培訓,更好地掌握精密器械的處理技能,減少器械損壞。
1.2 精密器械清洗方法與流程
調查顯示,部分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者認為,精密器械的人工清洗方式比機械清洗方式更好,能夠更好地保護器械;同時調查也顯示,精密器械的機械清洗率較低,其中部分原因與“保護器械”有關,因此,有必要糾正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者的不正確認識。實際清洗中,對耐濕和耐熱的精密器械,機械清洗不僅能達到更好和更穩定的清洗效果,而且,清洗過程中采用保護筐和保護架,全程全自動清洗,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器械損壞。
1.3 精密器械的損壞
調查顯示,精密器械的損壞與使用者不當使用、運輸路況、缺乏保護工具及人員培訓等有關。因此,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者需協調溝通,取得醫生、手術室護士長和醫院管理者的配合與支持,盡可能避免造成精密器械損壞的事件發生。有管理者通過專案管理方法,注重流程細節改進,把精密器械損壞率由11.92%降低至5.96%。同時,還應由上級管理部門牽頭,建立精密器械損壞賠償管理制度,規范化地處理器械維修和賠償等問題。
1.4 相關人員培訓
部分醫院,尤其是基層醫院,獲取精密器械的相關培訓較少。調查顯示,希望獲得精密器械結構特點及處理方法、精密器械保護相關知識和保護筐相關知識需求率分別為91.80%、83.61%和77.05%,因此,學術團體、器械廠商應提供足夠的專業知識培訓。
2 結語
醫院的精密器械絕大部分是貴重器械,其管理質量直接影響臨床科室手術的使用質量,也與醫院的成本管理相關,因此,應引起醫院相關部門管理者重視。上海申安本次調查反饋的相關現狀問題在國內消毒供應中心集中管理精密器械的現狀中有一定共性,可為醫療機構加強精密器械管理提供借鑒和參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精密手術器械管理中存在較多糾紛和問題,如機械清洗與人工清洗的效率和效果對比,以及預防精密器械損壞的措施與方法等尚待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