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上海申安醫療器械廠淺談用于大腸桿菌的滅菌方法,供大家參考,大腸桿菌是一種腸道中的長居菌種,一般不體現其致病性。但在一些情況下,會引起人體感染。大腸桿菌有兩種主要的危害,一是會導致腸外道感染,從而引起尿道炎,膀胱炎等疾病;二是導致急性腹瀉,可能引起嚴重的霍亂樣癥狀,并且對嬰兒來說大腸桿菌的影響還可能致死。大腸桿菌的傳播途徑主要有:飲用受污染的水,未消毒的食品等。因此這是個急需解決的問題,而給水終端飲用水中致病菌的滅除對人體健康十分必要。
目前在給水終端應用的自來水滅菌方法可以分為物理方不同滅菌方法對自來水中大腸桿菌的滅活效果的比較法、化學方法和物化聯用方法。其中物理方法包括紫外線照射和直流脈沖電磁場方法;化學方法主要有氯氨和二氧化氯聯用滅菌法;物化聯用方法包括紫外線和過氧化氫聯用以及活性炭臭氧技術等。表1總結了各種方法的優缺點。
針對上文對自來水滅菌方法的比較與總結,可以發現物理滅菌方法相比于化學滅菌方法具有高效衛生,不會造成二次污染的優點,但其應用范圍往往較小,對設備要求較高,導致成本較傳統投加化學試劑方法的成本要更高,難以滿足自來水處理的日常需求。同時,目前所應用最廣的紫外滅菌法存在細菌光復活的問題,其滅菌的持續性較低,在自來水終端的滅菌效果難以保證。對此,開發研究新型物化聯用方法是極其必要的。
本文認為,對物化方法取長補短,控制化學方法反應條件,同時與物理滅菌方法聯用是未來自來水滅菌方法發展的趨勢。例如紫外線可以與直流脈沖電磁場一起聯用,首先使用紫外線進行照射,再使用直流脈沖電磁場進行進一步的處理,這樣既可以減少光復活問題,又能有效地降低這兩種方法的成本。在應用不同的自來水滅菌方法時,需充分考慮其滅菌效果的有效性與持續性,并結合本國國情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進行滅菌方法的研發與自來水廠的設備升級,降低處理成本并提高對自來水廠的投資力度,保證人民群眾的用水健康。直飲自來水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需要進一步提高相關準則中對大腸桿菌滅除的要求,這也是未來的挑戰與機遇。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