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安醫療器械廠對壓力蒸汽滅菌器的滅菌效果進行了監測,壓力蒸汽滅菌器是當前醫療機構廣泛應用的一種滅菌設備,這種設備具有較高的風險性,因此醫療機構需要對設備開展定期的質量監測和控制,該方式也是醫療機構對耐濕熱物品,如手術器械、敷料等常用器材設備進行消毒的一種有效方式。
1 材料與方法
1.1 壓力蒸汽滅菌器的使用
選取相同品牌和型號的壓力蒸汽滅菌器。將溫度調整至134℃,完成非包裹器材滅菌程序通常需要15min,每次選取的滅菌器械不得超過兩托盤,器械要充分裸露,采用非包裹器械滅菌程序進行有效的滅菌處理。
1.2 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效果監測方法
選擇100鍋次需要滅菌的顯微器械,每組50鍋次,每次開展器械滅菌時均使用化學指示卡監測,觀察組和對照組每周均進行壓力蒸汽滅菌生物指示劑監測1次,對照組將器械直接放在托盤上進行消毒和滅菌處理,化學指示卡無固定擺放位置,滅菌處理結束后由操作人員讀取指示卡的結果。觀察組將顯微器材放置在專用盒中,再將其放置在托盤上進行消毒滅菌,化學指示卡放置在盒子中的指定位置。消毒殺菌完成后應由2人檢查核對指示卡,比較兩組化學和生物監測的結果。
本次研究中,第1次生物指示劑不合格懷疑其主要原因為艙門關閉不嚴。艙門的密封圈具有一定的彈性。旋緊門柄時,應感到手有較大的阻力,若過松就會出現漏氣的問題密封效果也會受到影響。但是也不能過緊,過緊會對密封圈產生一定的損害。艙門關緊后應連續3d開展化學監測,監測結果均顯示合格,即可重新使用滅菌器。第二次生物指示劑監測不合格時,技術人員懷疑是密封圈老化引起,請專業的工程師進行了檢修,在更換密封圈后連續監測3d監測結果均顯示合格。每次開展生物監測的結果都應貼在生物監測登記本上。密封圈老化、漏氣、密封性差等都會對滅菌效果產生非常顯著的影響,因此要保證器械的密封性,才能更好地保證滅菌的效果。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到上海申安醫療器械廠咨詢購買相關產品。